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繁體版簡體版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文化 » 正文

新時代傳承千年文脈新征程揮毫繪新畫卷 滎陽市舉辦首次中國畫精品臨摹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3-20  瀏覽次數:123358
核心提示:  本報訊(記者袁宏太 通訊員馬明文 崔向輝)鄭州報道:3月16日,由滎陽市文化廣播旅游局、滎陽市文聯和老千部服務中心聯合舉辦的首屆歷代國畫精品臨摹展在滎陽美術館-張凌超藝術館開展。
  本報訊(記者袁宏太   通訊員馬明文   崔向輝)鄭州報道:3月16日,由滎陽市文化廣播旅游局、滎陽市文聯和老千部服務中心聯合舉辦的首屆歷代國畫精品臨摹展在滎陽美術館-張凌超藝術館開展。這次展覽展出新老美術工作者的8尺、6尺、3尺、斗方、長卷等臨摹作品計90余件,臨摹作品既有北宋名家范寬渾厚壯觀氣勢雄強的“谿山行旅圖”、王希孟只此青綠的“千里江山圖”,也有元代黃公望峰巒渾厚、草木華滋的長卷“富春山居圖”,還有南宋夏圭的“溪山清遠圖”……,這些琳瑯滿目的臨摹作品雖然與原作有本質的區別,但從開闊藝術視野這個意義上講,也是給廣大觀眾奉獻的一頓豐美的精神大餐。這是滎陽美術愛好者的“文化自信”。
  中華美術,源遠流長。中華美術,博大精深。中華美術,美輪美免。自西
  晉特別是宋代以降,中國繪畫領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豐茂景象,形成了一座叉一座藝術高峰,我們耳熟能詳的馬遠、顧愷之、王希孟、黃公望、張擇端、范寬、唐寅…⋯就是這些高峰的代表人物。他們流傳下來的畫作成百上千,“踏歌圖〞“洛神賦圖”“千里江山圖〞“谿山行旅圖”“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成了價值連城的國寶,成了人們仰慕的神品。這次滎陽市首屆中國畫臨摹展就是在眾多美術人的長期向往中舉辦的。
  2022年初春,滎陽市美術家協會山水畫藝術委員會為了提高廣大美術愛好者的鑒賞能力,提高繪畫技能,作出倡導在廣大美術愛好者中開展臨摹經典畫活動,并在合適的時間展出臨摹作品的決定。決定一旦形成,立即在圈內激起了一陣浪潮。閱覽經典,確定畫作,或跑進書店或遍搜網絡,尋購范本,付諸實踐。一年多來,經過多次集中觀摩交流,臨摹者相互談自己悉心臨摹的感受心得,仰望前輩的畫作,仿佛看到他們在大自然面前那種無我的虔誠,把大自然用自己的神來之筆挪于方寸紙上的神功,通過讀畫、動筆、設色、收拾,經過無數次的悉心臨摹,滎陽美術人在臨摹中汲取著前人、大師的營養,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收獲,所寫的每一筆都在進步。這次臨摹展參與者這么多人,這么多作品的國畫臨摹展,在滎陽尚屬首次。據悉,此次共展出作品102幅,時間為60天。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美女光着全身无内衣内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