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繁體版簡體版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風云人物 » 正文

烈火見真金“紅軍”戰疫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07-01  瀏覽次數:202874
核心提示:  本報訊(記者袁宏太 通訊員田聚成 王長安)上街報道:“我雖不是真正的紅軍,但我名字里的‘紅軍’一直讓我倍感光榮,認真學習‘紅軍精神’,用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忠誠履職、守護平安,請組織考驗……”一封寫于天命之年的《入黨申請書》,一片抗擊“疫”情的拳拳赤子心,力透紙背、直擊心靈。
 。ㄔ谥袊伯a黨101歲生日之際,我們轉發報道張紅軍同志的先進事跡,謹以此恭祝我們偉大的黨生日快樂。)
  本報訊(記者袁宏太  通訊員田聚成  王長安)上街報道:“我雖不是真正的紅軍,但我名字里的‘紅軍’一直讓我倍感光榮,認真學習‘紅軍精神’,用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忠誠履職、守護平安,請組織考驗……”一封寫于天命之年的《入黨申請書》,一片抗擊“疫”情的拳拳赤子心,力透紙背、直擊心靈。
  張紅軍,男,54歲,上街區公安局交巡警大隊輔警,2007年進入交巡警大隊工作,一直在交巡警大隊從事后勤保障、協助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多年來,大到修整全區道路遮擋標識標牌的樹枝、交通標識標牌的維護、清潔以及道路標線的施劃,小到大隊院內花池雜草的清理以及水管、照明等基礎辦公設施的維修,什么活都會干,都爭著搶著干。他話不多,總是默默無聞、任勞任怨、撲下身子、耐住性子,認認真真做著領導交辦的每一項工作。
  一.“一線人員緊張,能頂上一個是一個。”
  自全國打響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以來,上街區公安局全體民警輔警義無反顧全身心撲在了抗擊疫情的戰斗中,艱巨的任務以及龐大的工作量導致崗位人員安排空前緊張。一直從事后勤服務工作的張紅軍便向大隊領導主動請纓到任務艱巨的抗疫一線。他說:“目前正值冬季,修整遮擋標識標牌的樹枝以及維護工作還沒到來,活兒還不算太多,平時的小活兒抽點時間就能干了,一線人員緊張,能頂上一個是一個”。樸素而真誠的語言讓人感動。于是,他被編入勤務中隊和同事們沖到了疫情防控一線檢測站。崗位上,他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對入境車輛人員嚴密排查、登記、消毒,每天要忙碌近十個小時,走兩萬多步,回到家衣服一脫就躺到床上,再也不想起來。“美美睡一覺”對他來說成了奢望。但他依舊為此樂此不疲,他覺得,能在全國上下抗擊疫情的戰斗中盡自己一份力非常自豪和驕傲。
  二.“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
  隨著逐漸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服務站撤銷,剛從入市口卡點撤下來的他又主動要求參與到基層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繼續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張紅軍再一次向領導要求“走后門”。于是,上街區新安路辦事處香園社區北口檢測點又成了他堅守的新崗位。忙時維護社區門口秩序、測體溫,閑時打掃衛生、消毒,他還是爭著搶著干。工作中,他主動了解該社區居民的生活、工作以及來往情況,將交通輔警的身份轉變為“社區排查員”,將排查了解到的信息及時匯報給轄區派出所和社區負責人。同時,他還“變身”為抗疫宣傳員,不厭其煩的對過往群眾宣傳抗疫防疫和防電詐知識,他用最簡單、最樸實的語言和細致嚴謹的工作贏得了社區群眾和兄弟單位“戰友”們的認可和好評!
  三.“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我就要以黨員標準要求自己。”
  張紅軍家境比較困難,早幾年送走了長年患病癱瘓在床的父母雙親,花光了微薄的積蓄。如今兒子待業在家兒媳收入不高孫子年幼,一家三口生活還都需要他的資助,每月僅有的兩千多元工資常常讓他捉襟見肘。因此,他身上除了上班時單位發的制式服裝,下班穿的便服基本見不到新的。但生活上的拮據并沒有磨滅他的堅強意志,他非常知足,非常珍惜身為公安輔警的工作。他常說,工作給他的家庭生活帶來了幫助,更珍貴的是在上街區公安局這個光榮集體給群眾服務的精神滿足。正因為這樣,他在看到“戰友”們逆行而上,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共抗疫情時激動不已。向所在執勤崗點黨組織新安路派出所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并拿出自己平時節省下來的二百元錢要求向抗疫一線捐獻。
  “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我就要以黨員標準要求自己,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嚴峻的形勢下,響應黨的號召,哪里任務艱巨我愿去哪里,在抗擊疫情工作中,我要向黨和人民交出滿意答卷。”張紅軍的戰“疫”決心擲地有聲。
  是的,以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張紅軍說到做到。從春節返崗至今,無論天寒地凍、刮風下雪,他未請一天假,未脫一次崗,一直堅守在最困難、最危險的前沿陣地,以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諾言和使命。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美女光着全身无内衣内裤